长薄鳅怎么养殖?长薄鳅高效养殖技术

核心提示:  长薄鳅又称花鱼、花泥鳅,富含蛋白质、脂肪和必需氨基酸,有滋阴、利尿的功效,长薄鳅是观赏和食用兼备的名贵鱼类,曾在新加
   长薄鳅又称花鱼、花泥鳅,富含蛋白质、脂肪和必需氨基酸,有滋阴、利尿的功效,长薄鳅是观赏和食用兼备的名贵鱼类,曾在新加坡世界观赏鱼研评会上曾获金奖。长薄鳅体色土黄,头部具不规则的深褐色斑纹,体侧有5-6条深褐色马鞍形的垂直带纹,背鳍和尾鳍各有3-4条褐色带纹,其余各鳍都有花纹。长薄鳅已属易危鱼类,因此长薄鳅发展人工养殖具有广阔的前景。 

一、生物学特征

1、形态特征和分布

体长,侧扁,尾柄高而粗壮。头侧扁而尖,头长大于体高。吻圆钝而短,口较大,亚下位,口裂呈马蹄形。上下唇肥厚;唇褶与颌分离,颐下无钮状突起。须3对,吻须2对,口角须1对。眼很小,眼下缘有1根光滑的硬刺,末端超过眼后缘。鼻孔靠近眼前缘,前鼻孔呈管状,后鼻孔较大,前后鼻孔之间有1分离的皮褶。鳃孔较小,鳃膜在胸鳍基部前缘与峡部侧上方连接。背鳍和臀鳍均短小,没有硬刺;背鳍位于体的后半部;胸、腹鳍短,胸鳍基部具有1个长形的皮褶;尾鳍深叉状。鳞极细小。侧线完全。头部背面具有不规则的深褐色花纹,头部侧面及鳃盖部位为黄褐色,身体浅灰褐色。较小个体有6-7条很宽的深褐色横纹,大个体则呈不规则的斑纹。腹部为淡黄褐色。背鳍基部及靠边缘的地方,有两列深褐色的斑纹,背鳍带有黄褐色泽。胸鳍及腹鳍呈橙黄色,并有褐色斑点。臀鳍有2列褐色的斑纹;尾鳍浅黄褐色,有3-4条褐色条纹。

主要分布于长江中、上游,从湖北、湖南到四川西部。

2、生活习性

为山地边缘河流中的底层鱼,主要生活于江河中上游,水流较急的河滩、溪涧。常集群在水底砂砾间或岩石缝隙中活动。江河涨水时有溯水上游的习性。人工养殖的长薄鳅其提体色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,喜欢隐蔽在青泥苔和水草底下,在透明度大于50厘米的水体中生长良好。当水域周围有惊扰时,就急速窜游。寒冬亦可在室外浅水中生存,是广温性鱼类。

3、食性与生长

长薄鳅的食性较杂,属底栖凶猛鱼类,常以小鱼、虾、水生昆虫、大型浮游动物等为食。在人工养殖条件下,也摄食配合饲料。其生长快,一龄鱼体重平均达60.3克,1-2龄可达商品规格。它的营养价值较高。是鳅科鱼类中生长最快、个体最大的一种。一般个体重1.0-1.5公斤,最大个体可达3公斤左右。

4、繁殖习性

长薄鳅性腺结构雌、雄不同,雄性精巢成对,呈乳白色;雌性卵巢发育早期呈浅肉色,后期为青灰色或浅黄色。

 二、成鱼养殖

长薄鳅苗种一般培育到2-3寸就可以下塘进行成鱼养殖。长薄鳅的成鱼饲养可在池塘、网箱和流水池中进行,但现阶段以池塘养殖为主。该鱼属于底层鱼类,在池塘养殖和流水池养殖时要特别注意改善底质,应经常用生石灰清塘;长薄鳅在弱光条件摄食为最好,投喂时间应在黄昏后和黎明前,养殖期间不能太惊动鱼,以免影响其生长。

(一)池塘养殖

1、池塘条件

池塘面积根据当地条件而定,一般5-10亩范围内均可养殖,要求池底平坦,淤泥少,进、排水方便,出水处的深度要低于进水处,以便于池水交换和清塘。进、出水口需设置过滤设备和防逃设施,以免进水过程中野杂鱼进入和长薄鳅逃跑。

2、放养前准备

放养前10-15天,池塘水深保持在10厘米左右,每亩池塘用漂白粉15-22千克或生石灰100千克清塘。2天后灌入新水至70厘米,可适当施加有机肥或者无机肥,提早培育出蚤类等浮游动物。一般7-10天后放养长薄鳅苗种。放苗前,池水透明度应保持在20-40厘米。最好先试水,确定长薄鳅苗种能适应水体后再下种。

3、放养量和饲喂

长薄鳅养殖靠群体产量,1-2寸鱼苗放8000-15000尾/亩。放养后的前一周内可以不投喂饲料,池塘内的天然饵料可满足长薄鳅苗种的摄食。而后必须投喂人工饵料或追施肥料,以保证长薄鳅有足够的食物。投喂饲料时应注意投喂量和时间,应该做到“四定”。并根据池塘和养殖情况制定合适的投喂方式。

4、饲养管理

每天必须巡塘,观察水质,适时施肥和投饲,控制水质,防止水体缺氧。定期清理食台,并在食台边用漂白粉挂袋消毒。水质管理是水泥池养殖长薄鳅的关键环节。水要爽、活,水的溶氧量必须达到4毫克/升以上,PH值要求在7.5左右。一般可以定时换水或平时保持一定流量的微流水。此外,还应该经常检查食台,了解摄食情况,以便控制投喂量和及时捞出残余饲料,防止水质变坏。

(二)流水养殖

长薄鳅很适合流水养殖,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,但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,流水养殖池塘的进、排水系统一定要通畅,防逃措施要做好,底层鱼类要求底质要好,所以排污去残渣是养殖中应该时常关注的问题。流水环境条件下,养殖密度比池塘的要高,所以更应该在管理上加大力度,应经常巡塘,防止以外发生。

(三)网箱养殖

很多地区已经有捞野生苗进行网箱养殖成功的实例,并在进一步更深入的进行网箱大面积集约化试养。该鱼网箱养殖应该设好食台,投喂要做到四定,饵料应是人工配合粉状料或软性料。并且要根据鱼规格大小,确定投饲率、投饲时间,投饲方法在日投喂量和投喂时间确定后再进行“四定”养殖原则。饲养管理时,应建立完整的生产记录,每只网箱要记录放养量、生长情况、死亡、饲料消耗、鱼群活动、鱼病防治与天气、水温变化等内容。每日要巡视察鱼情、水情,做好管理工作。

三、疾病防治

长薄鳅从不到水面活动,一旦在水面活动则表明鱼有病,因为在水底活动,并且食性特殊,内服药不好用语治疗,所以防病工作在长薄鳅的养殖中显得特别重要。在预防上,既要注意消灭病因,切断传染与侵袭鱼体的途径,又要提高鱼体的抗病能力。

(一)疾病预防

1、清理池塘

清理池塘有两种方法,干塘清理和药物清理。干塘清理比较简单,方法是冬季把塘水排干,暴晒数日后将表层淤泥挖去一层,然后让塘低继续暴晒,以达到清楚病虫害的目的。药物清塘可用生石灰和漂白粉。生石灰清塘在放鱼前7-10天,选择晴天中午进行消毒,池中放3-5厘米深的水,使泼洒的生石灰能分布均匀。每亩用生石灰60—75公斤,如果塘泥太厚,应该加大用量。带水清塘一般水深1米每亩用生石灰125—150公斤。清塘的方法是先将生石灰块加水全部熟化成粉状后,在船中加水搅成浆状,进行全池泼洒,生石灰清塘药性消失需7天。漂白粉清塘每亩水深一米用13.5公斤(20ppm)。如果将池水排至5~10厘米,每亩用量为5~10公斤。施用方法:将漂白粉加水溶解后,立即遍池泼洒。清塘后3~5天便可放鱼。因此,用于急于使用的鱼池更为适宜。

2、药物预防

长薄鳅在运输、分塘等操作时,应该进行适当的药物预防。使用方法是鱼体药物消毒,一般分为药液洗浴挂袋消毒。药浴消毒是将鱼集中在一处小水体中,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较大浓度洗浴。挂袋是将药物装在袋中挂在在食场周围,以达到预防疾病和切断传染的目的。

(二)常见疾病治疗

1、白皮病

又叫白尾病,此病一般因拉网或管理、操作不慎,檫伤鱼体,细菌侵入而引起。病原是白皮极毛杆菌。

症状:发病初期,病鱼背鳍基部或尾柄出现白点,并迅速扩大,向前后蔓延,背鳍和尾鳍之间的体表出现白色。最后病鱼头朝下、尾鳍朝上与水面垂直,不久就死去。

治疗方法:a、用漂白粉泼洒,每立方米用药1克。b、用每立方米水体含12.5的金霉素溶液浸洗病鱼30分钟。

2、细菌性烂鳃病

症状 鳃丝上常附着污泥和黏液,严重者鳃盖骨内表皮常常腐烂掉一块,从外面向里看去似一个头面的小天窗。病鱼常上浮独游,行动缓慢,体色发黑,体态消瘦。

治疗方法 用漂白粉全池泼洒,每立方米水体用药1克,间隔24小时连续泼两次。

3、斜管虫病

症状 鱼分泌大量黏液,使鱼的皮肤和鳃部的表面呈苍白色,或使鱼的皮肤表面形成一层淡蓝灰色的薄膜。严重时病鱼消瘦发黑,漂流水面,呼吸困难,不久死亡。

治疗方法 流行季节可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挂袋防治。也可用2%-5%食盐水浸洗病鱼5分钟,连续进行3-4次,每次间隔24小时;或用150毫克/千克福尔马林浸洗病鱼10分钟。

4、小瓜虫病

症状 虫体大量寄生时,肉眼可见病鱼体表、鳍条或鳃部有许多小白点,此小白点即为小瓜虫,内外还可见虫体寄生引起组织增生的点状包囊。体表黏液增多,鱼体消瘦,病鱼游泳迟钝,浮于水面,有时也集群绕池塘游动。

治疗方法 将病鱼转到清塘不久的水体中,转移时将病鱼用每立方米水含2克硝酸亚汞溶液浸洗3-5分钟。也可用辣椒(250克)、生姜(100克)和苦楝树皮、叶(100克),混合加水煮后全池泼洒。此病一定要发现后马上治疗,因为此病能很快导致大面积死亡。

5、车轮虫病

症状 由车轮虫大量寄生在鱼的皮肤或鳃等部位引起,病鱼鱼体瘦弱,离群独游,行动缓慢,如果不及时治疗,不久就会死亡。

治疗方法:用150毫克/升福尔马林溶液浸泡10分钟,能有效杀灭苗种体表寄生虫和车轮虫。也可全池塘泼洒硫酸铜和硫酸亚铁,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0.5克、硫酸亚铁0.2克。单用硫酸铜时,每立方米水体用0.7克。

另外长薄鳅属底层鱼类,残渣剩饵及鱼类粪便很容易在池底积存,引起鱼类皮肤黏液增多,导致鱼病及影响鱼类呼吸从而死亡。养殖喂养盛期,每半月以25千克/亩用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或排底层水,冲注新水以改善底质和水质也相当必要。

长薄鳅虽然养殖起来比较复杂,但是其价格昂贵,又是濒危生物,因此长薄鳅养殖前景广阔。

打赏
分享给身边的朋友
0相关评论
资讯推荐
桃树的苗木繁育应采用什么方法?

桃树的苗木繁育应采用什么方法?

盆栽腊梅为什么花朵很少?盆栽腊梅花少原因及解决措施

盆栽腊梅为什么花朵很少?盆栽腊梅花少原因及解决措施

猪伪狂犬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

猪伪狂犬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

肉鸽养殖效益好饲喂管理有方法

肉鸽养殖效益好饲喂管理有方法

水稻穗上发芽的原因及防治

水稻穗上发芽的原因及防治

桃树冻害症状表现和补救措施

桃树冻害症状表现和补救措施

土豆几月份种合适?

土豆几月份种合适?

呋虫胺使用方法和用量

呋虫胺使用方法和用量

资讯排行